Search

有天早上醒來,我決定不要再自稱「社畜」。

有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在日本上班的人很...

  • Share this:

有天早上醒來,我決定不要再自稱「社畜」。

有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在日本上班的人很愛自稱社畜,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

有天和友人聊著關於轉職以及對工作的想法,他說了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會自稱社畜的,其實大多都有點樂在其中」

我仔細想想,身邊的確有這樣的朋友。我大學院的同期就是一個例子,在當業務的他,有天傳了這樣的訊息到群組裡。

「最近工作超忙的,連續好幾週都出差」
「為了這個價值幾千萬的商談,週末都沒休息,我真的好社畜~」

看起來像在抱怨,實則是在炫耀,而且感覺應該是真的滿樂在其中的。

我自己工作非常忙碌的期間,也經常用「社畜」自嘲。

而當時真的是把工作擺在第一優先,沒有什麼比 KPI 跟下週的會議還重要的事,週末也是去咖啡廳自願加班。內心深處,或許還真的有那麼一點點以此為傲。
 
 
但話說回來,社畜到底是什麼意思?

社畜的含義並不是指普通的上班族,而是指為了工作跟公司而願意犧牲自己的私人生活、健康甚至是尊嚴的狀態。

然而,經歷在家工作的期間,到今年搬家之後,我開始發現這種生活模式不是我想要的。

工作雖然可以帶給我成就感,但不該是我人生的全部。

我自問,如果拿掉現在的正職工作後,還剩下什麼?如果答案是什麼都沒有,那這樣的人生對我而言太無趣了。

思考到這裡,我突然驚覺不該再稱呼自己社畜。

日本有一個詞彙叫做「言霊(ことだま)」,意思是自己說出來的話會變成現實,表示言語具有的強大力量。

既然我並不想讓公司豢養著、為公司做牛做馬以換取薪水,那我怎麼能稱呼自己為「会社の家畜」呢?

所以,我把社群軟體自我介紹裡的社畜兩字拿掉,決定不當社畜了。即使工作忙碌,也不再自嘲自己是社畜。

如同言語一樣,思想也會成為現實。思想改變之後,行動自然也跟著改變。

我開始跟上司談判,請他盡快招募人員來分擔我的項目,以減輕明顯過多的工作量;雖然等了超過半年,但今年初總算被我等到了,現在團隊裡來了一位新夥伴,替我減輕很多負擔。

下班前夕同事傳來的訊息,以前的我看到就會忍不住馬上確認回覆,但後來發現這會造成無意義的加班,所以現在都放到隔天上班再處理。

平日沒事就盡可能早點下班,週末也不加班了。
 
 
實踐這些行為時,我發現學會放手很重要,領悟到了兩件該放手的事。

1.
放掉「非我不可」的想法

以前我總是覺得「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可以做,所以我必須負責」然後把自己逼得很緊。

但新夥伴加入後,我把很多事情交給他做,發現案子還是順利進行,世界還是照常運轉,沒有什麼非我不可的事情。

職場上,沒有什麼人是不可取代的。講直接一點,即使你突然離職或發生什麼意外,公司還是可以馬上找到人頂替你的位子。

2.
放掉「會不會被老闆/同事覺得我工作不認真」的想法

一開始我也擔心,如果我不加班、不立刻回答同事所有訊息,是不是會被同事覺得我上班不認真?

但後來我發現,即使不這麼逼迫自己,周遭對我的評價也沒有變低。如果是健全的職場,並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就招來負面評價的。

就這樣,今年我開始自己的脫離社畜之路。當然不止這些,還在持續進行中。

特意在連假寫了這一篇,不管是已經收假的你,還是正在連假中的你,希望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

- -

照片是我家的龜背芋長出新葉子,捲捲的樣子好可愛!夏天真的要來了~

(找找看照片哪裡有亮點)

- -

➤ 更多 Linn 的日本職場、日本生活分享都在 IG
@linzomajp
https://www.instagram.com/linzomajp/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一個經常被誤認為日本人的台灣女子水深火熱又光怪陸離的日本觀察日記。現居日本東京。 口譯翻譯、合作邀約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現居日本工作的台灣女子。〈老娘的東京放送〉Podacst 配信中!給你最在地的日本時事跟社會觀察。
View all posts